美國速食龍頭麥當勞宣布從11月3日起全美有8家門市即刻推出 McPlant 植物肉漢堡;而英國麥當勞早於10月份就在250家門市搶先推出,預計2022年將達到全英1300家門市,不只歐美市場蠢蠢欲動,中國也有多家新創植物肉品牌一一搶入市場;而身在台灣的廠商也嗅到商機,紛紛推出多樣產品搶攻市場,顯現植物肉風潮勢不可擋。然而因應健康以及地球資源稀缺等因素,更多人造食物正在被製造中,除了人造肉快速發展之外,人造海鮮也正在崛起,由西班牙新創 Mimic seafood開發的人造鮪魚,不只口感連外觀都和真實鮪魚非常相似,吃過的人幾乎分辨不出。或許你還沒感受到人造食品的威力,但數據會說話,根據彭博情報(Bloomberg Intelligence),2030年,植物性食品市場占全球蛋白質市場的7.7%,市場規模超過1620億美元,人造食物機不可失。
|
|
|
|
水餃 | 包子 | 火鍋料 | 湯圓 |
台灣有素食天堂的美名,首都台北曾被《CNN》評選為全球十大素食城市之一,多變化的素食產品以及遍布各地的蔬食餐廳,美味滋味讓全球許多旅客都為之驚艷。然而影響全球素食革命的植物肉和素肉的關係又為何?素肉的產品定位始終是「素食」,既有的印象阻礙了葷食者大口朵頤的慾望,加上口感也和肉類有所差別;而植物肉讓葷、素界線更加模糊,一般素食者吃素的原因有宗教信仰、環境保護、個人健康等因素,植物肉的誕生给予葷食消費者全新概念,不只口感連外觀都和肉類相差不遠 ,讓葷食者多一樣選擇之外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。以一句“HOW DARE YOU”喚醒全球人士對於環保注意的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,讓更多消費者以及民眾了解到全球環境保護刻不容緩,彈性飲食也因而興起,葷食者能有彈性在植物肉以及肉類做選擇,相對無壓力的飲食概念也成為植物肉宣傳的行銷手法,透過植物肉來減少肉類的需求對於溫室氣體的排放、能源消耗、土地和水資源使用都能大幅降低。對於素食者的誘因,當植物肉經過調配,可以擁有低脂肪、低膽固醇以及含有膳食纖維等優點,讓身體負擔相對減少,對於消費者何嘗不是另一種新選擇?
在疫情的催化下,食品安全的關注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根據《利樂指數》,68%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是社會的重大關切議題。相比肉類可能會存在細菌和抗生素超標等問題,植物肉在食品安全保障上相對優勢。然而目前除了安全衛生,植物肉還需要突破多樣性、口感以及營養成分。
目前常見的植物肉產品大多是漢堡肉,然而亞洲市場對於漢堡肉的需求不像歐美市場高,想要打入亞洲市場勢必需要朝產品多樣化以及在地化發展,做出亞洲人的家常菜讓口味更貼近需求。另一個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為口感,如果能真實模擬肉類口感,才是葷食消費者最大的誘因,也是目前眾多品牌積極努力的方向。除了口感,營養成分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,雖然部分營養成分可以經過調配和肉類相輔,但是有部分營養素其作用是無法被植物肉取代,後續相關研究還需要持續跟進。
除了產品開發,品牌管理也是一大重點,相對於歐美地區對於品牌經營較為純熟,亞洲地區的傳統思維通常在研發代工,品牌規劃以及行銷策略思維較為缺乏,透過階段性轉型以及長期規劃經營才能打造自我品牌,躍上國際。尤其亞洲龐大的消費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,除了”外患”美國Beyond meat、Impossible Foods更有”內憂”中國星期零STARFIELD、台灣松珍Vegefarm、日本NEXT MEATS、韓國Unlimeat等多家廠商兢爭,植物肉商機無窮也危機重重。